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和國內經濟領域創新驅動與轉型發展步伐的加快,兩化融合已成為我國新型工業化的必由之路。全國減速機行業排頭兵企業、江蘇泰隆機械集團(以下簡稱泰隆機械)的十年探索路,為我國現代企業展示了一條兩化深度融合,驅動創新發展的成功范例。泰隆機械總經理殷愛國向記者介紹說,泰隆信息技術的應用始于本世紀初,而將信息技術融入企業管理與產品制造體系,他們已經探索了整整十個年頭。“十二五”期間乃至今后,泰隆機械將進一步在兩化深度融合的實踐中探索新的規律。 從偶然到必然 率先導入信息化管理 泰隆信息技術的應用,經歷了一番由偶然到必然,由局部到整體,由一般配套到深度融合的嘗試與探索過程。上世紀90年代,我國中小企業產品設計主要依靠手工制圖,企業的財務、倉儲每天發生的大量數據都是沿襲手工記賬,生產和管理應變也只能靠手工登記造冊。據泰隆機械副總經理黃留生介紹,當時生產科分解合同、車間下達生產任務都是由專人手工抄寫。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財務科發生的賬冊每天高達幾十乃至上百頁,也是靠手工填寫。跨入新世紀,泰隆已步入產銷兩億元的規模型企業。而當時“信息化”一詞在企業界還十分陌生。為了適應生產發展,泰隆機械董事長殷根章要求企業各部門統計人員學會用計算機進行統計分析;要求技術科嘗試計算機CAD制圖。通過幾個月的努力,收效十分顯著。 2002年春季的一個偶然機會,軟件工程師夏國峰發現在泰隆擔任銷售員的岳父晚上抱著被子睡到成品倉庫等待發貨。夏國峰了解到隨著產品批量的擴大,泰隆產品供不應求,為了搶貨源,銷售人員經常是白天黑夜守在車間、等在倉庫。這一現象暴露了泰隆在生產、計劃、倉儲、營銷等管理層次的傳統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發展的形勢。據此夏國峰向殷根章提出了實施信息化管理的構想。殷根章雷厲風行,首先成立了企業計算機中心,任命夏國峰為主任,主持企業信息化管理工作。當年撥款600多萬元,購買電腦200多臺套,建立了覆蓋公司主要部門的企業信息網絡,并與高等院校掛鉤,開發銷售管理軟件、財務管理軟件,建立了企業局域網。他們還從各部門抽調200多名技術骨干實施計算機流程操作培訓。為了確保實施效果,集團將從事信息化工作人員工資的30%交由計算機中心進行績效考核,極大地推動了企業信息化工作的進程。 推進兩化融合,管理軟件是基礎。當時國內減速機行業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尚未發現成功的先例。為了深度了解管理軟件的功能與實施效果,泰隆不惜人力、財力,先后派出10多個批次的技術人員深入北京、天津、上海、四川等地進行信息軟件應用考察,努力取人之長,為己所用。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他們對美國 PTC公司、法國達索公司、北京機械化研究所、清華艾克斯特公司、北京用友軟件公司等國內外比較成熟的管理軟件進行優勢比較,選擇購買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ERP企業資源計劃管理、CAPP工藝編制、PRO/E三維設計等管理及設計軟件,并結合企業實際實施推廣運用。 為了有序推進兩化融合,“十五”期末,殷根章別出心裁,在全國同行業獨家制定了實施兩化融合的“135”工程。所謂“1”,全廠上下從董事長、總經理,到各產品制造體系、各科室、車間負責人,將兩化融合作為各層各級的一把手工程,層層抓、層層管、層層設立考核目標與獎懲責任制;所謂“3”,企業從管理到生產,從采購到營銷,從財會到倉儲,挑選300多名業務骨干,進行管理軟件基礎知識培訓,努力造就一流的兩化融合管理人才;所謂“5”,到“十一五” 期末的5年時間內,泰隆兩化融合的應用效果在全國同行業處于領先地位,通過深度融合,部分產品達到國內領先、。到2015年,企業的產銷規模達到40億元,在“十五”期末基礎上,實現翻兩番的宏偉目標。 兩化深度融合引領高端制造 泰隆兩化的深度融合,加快了國產減速機進軍國際高端領域的步伐。通過發展嵌入式技術,賦予產品高性能控制、智能化運行以及遠程監控體系,促進產品融入數字化、網絡化的國際高端產業鏈。 2010年,經過國家核電裝備體系認可,泰隆集團自主研發的兩大系列大功率立式核電齒輪箱分別投放遼寧紅巖河與福建寧德核電工程裝配基地,這是我國自1985年秦山第一座核電裝置投運25年來,國產齒輪箱首次投放核電高科技裝備領域。泰隆技術中心主任孔霞向記者介紹,核電齒輪箱國產化是泰隆兩化深度融合的重大突破。孔霞指出,泰隆自主研發的5900kW與6700kW兩大系列立式核電齒輪箱的設計制造,分別采用動力學分析軟件、有限元分析軟件、三維設計軟件以及齒輪檔板轉矩傳遞等核心技術,掌握了多項發明專利與新型實用專利。經過國家核電設備專家組鑒定,確認該系列產品的各項性能指標達國際同類產品水平,是我國核電領域及其他重大裝備領域大功率立式齒輪箱的替代進口產品。 讓國產高精密傳動設備替代進口,并進而擠進國際高端市場應用領域,是泰隆的科技創新理念和兩化深度融合、開發創新型產品的立足點。早在“十五”末期,泰隆集團就采用信息化嵌入式技術,國內首創25模智能化高速水箱拉絲機。該產品融合集成化立體式傳動結構和單側25道次拉拔技術、智能化控制技術以及變頻技術,研發出融高精密金屬拉絲、收線、層繞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新型智能化鋼簾線設備。擔綱該裝備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的中科院院士吳宏鑫在現場指出,該創新型成果體現了泰隆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原則,這一高科技設備的開發研制,將使我國金屬線材成套設備實現由進口到出口的重大歷史性轉變。 自“十五”以來,泰隆通過兩化深度融合,先后開發出PS擺環減速機、TL模塊化減速機、“嫦娥一號”衛星和“神七”飛船發射與監控系統減速機、風電偏航變槳減速機、大型水泥磨機齒輪箱、水力發電變速齒輪箱等高新技術產品50多個,獲得新產品發明專利與新型實用專利50多項,產品廣泛配套應用于南水北調、西氣東輸、三峽工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北京奧運場館以及上海世博園區等國家重大工程,并成為美國福斯公司、法國米其林公司、日本新日鐵與東京制鋼公司等全球500強供應商的首選產品,先后出口到美國、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等數十個發達國家和地區。到“十一五”期末,泰隆連續五屆蟬聯全國行業排頭兵,被推舉為我國減速機行業標準化委員會主導執行單位。
以項目為突破口 找準信息化推進著力點 機械制造業屬于零部件密集型產業,減速機作為裝備制造業的通用性傳動設備,產品種類多,顧客個性化要求高,非標產品占30%以上,其設備零部件有數以萬計的變數。集團總經理殷愛國認為,沒有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軟件和ERP企業資源計劃管理軟件作支撐,產品難以實現標準化、規范化、模塊化、通用化,難以通過準確核算實現高效益產出。 “十一五”初期,泰隆以生產部為突破口,編制了生產合同管理軟件,進行生產計劃下發,作為執行過程的依據。并以U852ERP管理軟件為基礎,按照生產實際需要,進行信息化技術二次開發,實施具有泰隆特色的ERP資源計劃管理,逐步實現對合同簽約、經營銷售、生產組裝、產成品入庫、產品發運、業務收款等主要環節的聯網監控。從而有效地降低了成品庫存,大幅度提高了產出與發貨效率,實施第一年就有效地降低成品庫存5000多萬元。 為了加大產品研發力度,泰隆技術研發中心根據產品設計原理,分別采用AutoDeskInvertorService、PRO/E、清華艾克斯特 CAPP軟件及齒輪強度校核軟件進行三維設計。根據企業生產需要,采用SolidCAM軟件對產品制造全過程進行仿真模擬運行,將制造中可能發現的問題消滅在設計過程,確保零部件一次性產出,從而大幅度降低了材料損耗,減少制造成本,縮短開發周期,企業的新產品產出率空前提高。 快速變形設計,高端制造推進器。兩化融合使泰隆的設計理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過去一個產品的設計過程由一名設計人員,按照一張圖紙的設計程序緩慢推進。現在一名設計人員可對一個系列數百種規格的產品實現全參數化快速變形設計;一種復雜系數非標產品的設計原來需要一個月左右,現在減少為3天至一周完成。同一系列變形產品的設計,由原來的20天左右減為兩三天完成,不但大大縮短了產品的設計和制造周期,而且基本消除了變形設計誤差和錯誤的概率。 物資戶籍制倉儲,部件字典式查閱。企業的產品制造過程是物資和部件流轉的過程。泰隆ERP軟件將企業入庫的各類原輔材料按照性能、材質、規格、用途編碼,對毛坯、鑄件、鍛件以及各類零部件模擬人口戶籍制度進行分類倉儲。為了實施標準化、規范化生產,產品裝配過程只需按照制造系統識別軟件給定的品種、材質、規格、型號、尺寸進行字典式查閱并進行現場調配,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綜合性生產效能。 生命周期管理,構筑新品產出快車道。泰隆每月發生數以百計的銷售客戶群,流轉數以萬計不同規格的產品。過去是產品按周期設計、按周期排產,產銷矛盾突出。實施深度融合,通過產品成形軟件輸入型號、速比、電機功率、裝備形式、執行標準等參數,減速機品種將從幾何級變數中脫穎而出,不僅生產周期成倍提高,產品銷售也實現對號入座,大大提高了合同執行率,加快了資金回籠與周轉期,為企業做大做強創造了先機。
構筑“十二五”發展新通道 在談到今后發展方向時,殷愛國表示,當前我國企業界面臨國際產業化競爭加劇,國內通脹壓力嚴峻,資金、資源、能源與人才嚴重缺乏的非常時期。新的形勢下,我國將堅持走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對應國內外發展形勢,“十二五”期間泰隆兩化深度融合的方向主要體現在四點:一是深化企業ERP資源計劃管理,進一步延伸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鏈。建立從供應商優選、物資流轉、在制品管理、人力資源調配、全面質量監控、產品發貨到售后跟蹤服務一體化的動態流程,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國際化管理水平。二是深化三維設計軟件應用,在PRO/E基礎上建立產品系列快速設計平臺,提高非標產品快速設計、快速配置、快速變型、快速報價和高效鎖定功率,在優化設計與制造的同時,加強核心技術保護,杜絕因技術人員流轉而造成關鍵技術流失或泄密。三是深化物料軟件管理,實施社會與企業物資聯網互動,建立材料與能源耗用數據庫,提高采購物資計劃的準確度,減少供應商選擇中的人為干擾因素,大限度地減少庫存,降低成本,確立合理且具競爭力的價格水平,進一步增強市場應變能力。四是呼應國家技術專項、重大裝備以及節能減排等領域的新興產業,建立行業互動數據庫,進一步以嵌入式高新技術武裝減速機、風機與鋼簾線設備三大主導產品,努力為國民經濟發展和民生服務工程提供更多國內領先并具國際優勢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品,為實現“十二五”期末企業40億元產銷目標創造先決條件,奠定堅實基礎。
熱門搜索關鍵詞:SEW減速機、SEW電機、天津SEW減速機、減速機維修、力姆泰克、齒輪箱維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