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到中國市場來“淘金”的國際企業來說,國產化是其扎根中國、尋求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起初是出于節省成本、縮短交貨期等考慮,而今,為保護發展民族工業而出臺的一系列政策也督促著國際大牌們在國產化的道路上不斷快馬加鞭。然而,無論是生產、服務還是研發,推進國產化絕不只在一朝一夕,也絕不只有一種模式。2010年8月,記者有幸到工業自動化領域的國際知名企業西門子工業業務驅動技術集團(西門子DT)在天津的工廠——威能極風力驅動(天津)有限公司、西門子機械傳動(天津)有限公司及西門子電氣傳動有限公司參觀,深入了解了其在推進國產化方面的一些探索,這也許會帶給業界諸多啟示。
本土化研發的重要性
對于國際工業自動化企業來說,中國市場早已成為其戰略版圖上的重要一環。那么,針對中國用戶特殊需求的本土化研發如今已經變得與本土化生產同等重要。西門子是本土化研發領域的先行者。2008年,由設于西門子數控(南京)有限公司的研發機構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研發的SINAMICS V10系列變頻器,自上市起就取得了巨大成功。這款具備了通用驅動的基本功能且多用途的經濟型工業變頻器,成為許多國內工業用戶的首選。
國際品牌的工業自動化產品贏于品質,但最初,不友好的界面、難以更改的固有程序、豐富卻略顯浪費的功能也曾經成為橫在企業與中國用戶之間的一道屏障。本土化研發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一劑良藥。首先,研發機構設在國內,研發工程師了解用戶的特殊需要,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功能設計;其次,有些研發機構與工廠設在一處,能靈活地對產品進行改進、定制,以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
在威能極風力驅動(天津)有限公司,在齒輪箱的研發上也凸顯出本土化優勢。威能極的CEO C.UZKAN先生介紹說:“我們與用戶一同設計、開發齒輪箱,甚至在采購環節,也與用戶共同商討,使得我們的產品最終能完全滿足用戶的需求。”
有效管理本土供貨商
一般的企業與供貨商之間只是單純的“買賣關系”,但這一點在西門子卻是絕對不成立的。西門子機械傳動(天津)有限公司全球采購部采購經理常國旺給記者列出了一張工作流程表:從了解用戶需求到技術準備、供應商開發、樣品開發、小批量試制、凍結工藝、最終批復到批量生產,這其中的大部分環節都是由西門子與本土的供貨商共同完成的。“這樣全球化的流程才能確保全球化統一的質量標準。”
西門子一直把本土供應商的開發與管理當成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目前,他們在全國各地已經有了多家基于產品線的重點供應商隊伍,這其中包括鑄件供應商、機加工供應商、鑄件供應商、軸承和NOKA供應商。這些供應商大多分布在京津周邊和華東地區,常經理說,區域集中一是為了便于管理,二是因為供應商之間也有產業鏈上的配合,分布的地區較集中可以節省時間和物流成本。可見,西門子在供應商的選擇和管理上著實動了不少腦筋。
國產化的步伐越快越好嗎?
近年來,西門子DT在國產化方面取得的業績明顯。2008年,西門子風能產品的國產化率僅為28%、KMP系列減速機的國產化率為40%、FZG系列減速機的國產化率為75%,而到了2010年,這三個數字已經分別增長為40%、56%和84%,預計今后還將進一步增長。
國產化率的提升為西門子帶來了兩大益處:一是交貨期得以縮短,二是節省了物料成本。而其在市場開拓方面得到的間接利好也不容忽視,在一些對國產化率要求較高的行業,西門子贏得訂單的幾率無疑更大了。但國產化進程真的是越快越好嗎?常國旺經理表示,西門子并不這樣認為。他說:“為了保證某些產品的質量,我們在未來將會理智地控制國產化率的增長。”但他并不否認,西門子的國產化進程將會一直穩步推進。
而西門子在深入國產化的同時,其一直秉承與供應商共同成長的理念,這對于我國工業基礎件制造產業技術和管理水平提升的推進作用,顯然是十分巨大的。
西門子DT典型國產化項目
風能箱體EN-GJL-250
KMP箱體EN-GJS-400-15U
扭力臂EN-GJS400-18ULT
行星架EN-GJS-700-2U
KMP法蘭EN-GJS=600-3U
鋼棒18CrNiMo7-6
軸承
供油系統
機車減速機箱體
熱門搜索關鍵詞:SEW減速機、SEW電機、天津SEW減速機、減速機維修、力姆泰克、齒輪箱維修 |